【馬祖】 媽啊!我看到淚了啦!(東引藍眼淚)

 

到底是誰取了個這麼詩情畫意的名字:藍眼淚,藍色的眼淚。

 

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將「藍眼淚」現象選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之一,不管是台灣或世界其他地方,現正颳起一股熱潮,趨之若鶩想一睹「藍眼淚」。

 

在去觀賞藍眼淚之前,讓我們一起來上一堂「生物科學」小教室吧!

 

Q.什麼是「藍眼淚」?

A.主要是夜光藻和會發光的介形蟲(星沙)啦!而次要的發光水母,也佔了一點小貢獻。

 

Q.什麼時候看的到「藍眼淚」?

A.每年4~8月在馬祖島嶼的海域可以看到。

 

Q.只有馬祖有「藍眼淚」嗎?

A.除了馬祖島嶼海域,中國大陸渤海灣、長江口、福建沿海、珠江口海域、日本與澳洲等地,都有機會看到這種現象,而台灣本島的墾丁與花東沿岸也有機會遇到唷!

 

Q.夜光藻的生長條件?

A. 最適溫度為22度C,最高可達28.6度C,適溫範圍約16-25度C之間。另外,最適鹽度為千分之29至33之間,所以暴雨或梅雨,會對分布於表層的夜光藻種群有很大的破壞力。

 

Q.觀賞「藍眼淚」,有什麼要注意的呢?

A. (1)夜間視線不佳,勿單獨行動。(2)海岸地形崎嶇,不要靠近礫石灘及岩岸,以免發生危險。(3)手電筒使用,請配合導覽人員使用。(4)誤丢擲石頭刺激藍眼淚發光,並維護海岸清潔。

 

(以上資訊,匯整自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DM。)

 

實際抵達馬祖時,建議可直接詢問民宿主人當晚最佳賞淚地點與時間點。近來,也有海上觀淚的活動可參加(需額滿及海象平穩才會出航),有興趣也可一併詢問民宿。

 

去了馬祖3次,這次有大砲,成功在「東引經國亭(感恩亭)」斜坡上,捕捉到了絕美畫面,在此,歡天喜地與各位分享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藍眼淚 馬祖 看藍眼淚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